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如何让我院大学生认清毒品的危害,抵制毒品的侵蚀,2017年5月22日,我院保卫科特邀请鞍山市强制教育禁毒所郝林警官为我院学生干部做了“普及禁毒知识安全讲座”。我院党总支书记冯宝忠、学生教育管理部部长杨晓光、保卫科全体成员以及辅导员老师参与了此次大会。此次会议由万明科长主持。
首先郝警官抛出了个问题,即同学们知不知道毒品都有哪些,在得到了答复后,郝警官主要向学生们介绍了新型合成毒品的种类及其危害。所谓合成毒品是针对传统毒品来说的,是近年来比较新出现的、通过化学合成的,主要的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神经或精神兴奋的作用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合成毒品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兴奋型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情绪上的兴奋和运动上的兴奋作用。主要代表药物为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主要是由麻黄碱或伪麻黄碱合成而来,甲基苯丙胺游离碱是无色透明、有特殊氨味的挥发性液体,经盐酸反应后,形成的盐酸盐是一种白色透明的不规则结晶物,外观似冰块,故被称为“**”。第二类是减肥型苯丙胺类兴奋剂,因为我们的食欲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这类合成毒品主要是抑制中枢,起到减肥作用,主要代表药物为芬氟拉明、苯丁胺和硫酸苯丙胺以及我国市场上的西布曲明。第三大类是致幻型的,大脑控制人的正常感知和思维,这主要是作用于与感知有关的,用了之后产生幻觉或者是精神病的状态。第四大类是具有兴奋和致幻混合作用。
其次,郝警官对新型毒品的危害做了说明。类似“邮票”(指甲盖大的小纸片被密封装在塑料袋内,看上去就像是一张邮票,但素它却是新型毒品LSD,俗称“邮票”,这种毒品毒性极强,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皮肤接触后也能被皮肤吸收。)、奶茶(是一种新型毒品,这类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等,一般人很难区分,因为它们无色无味,经常在酒吧和迪厅等场所出现,如果长期吸食这些毒品,人的大脑就会产生水泡,水泡破灭后成为一个永久的疤痕,这成为潜在精神病的爆发根源,这些人当受到言语或者其他刺激后,容易产生暴力攻击特征。
最后,郝警官提出了抵制毒品侵蚀的方法。一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心情,当人失落时,特别容易被别人欺骗,导致被毒品贩子盯上。二是学会拒绝,很多年轻人因为朋友聚会而导致吸食毒品,其实,只要学会拒绝,同时保持警惕随时报警,坏人是很难得逞的。三是远离毒品和吸毒人员,以免受到伤害。
会议结束时,万明科长对广大学生干部发出号召,希望他们将本次讲座精神传达到本系学生,让我院的每一名大学生都要珍惜幸福生活,知晓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